"陈逸飞(1946.4.14-2005.4.10)生于宁波,浙江镇海人。著名油画家,文化实业家,导演。1965年毕业于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现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油画训练班,进入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现上海油画雕塑院),曾任油画组负责人。1980年旅美后,专注于中国题材油画的研究与创作。陈逸飞以“大美术”的理念,在电影、服饰、环境设计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创造性成就,成为文化名流。是闻名海内外的华人艺术家。"
中文名 | 陈逸飞 |
---|---|
性别 | 男 |
国籍 | 中国 |
民族 | 汉族 |
出生地 | 浙江镇海 |
出生日期 | 1946年4月14日 |
八字 | 丙戌 壬辰 戊午 |
毕业院校 |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
职业 | 画家、导演 |
代表作品 | 《人约黄昏》《理发师》《踱步》《占领总统府》 |
陈逸飞1965年毕业于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现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油画训练班,进入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现上海油画雕塑院),曾任油画组负责人。
陈逸飞自幼习画,1972年至1979年期间,先后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及上海戏剧学院油画系。
陈逸飞1978年因创作《水乡的节日》一画在写生中发现周庄,被称誉为“发现周庄第一人”。
陈逸飞自1979年至1981年任教于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
陈逸飞《踱步》1979年陈逸飞创作了油画《踱步》(现纽约私人收藏),主题是反思中国近代史、表现民主和人文思想。
陈逸飞1980年旅美后,专注于中国题材油画的研究与创作。
陈逸飞毕业于苏州工艺美专,1981年就读中央美术学院。
陈逸飞”1983年,哈默画廊的主人哈默博士在向世人推介陈逸飞时,撰文指出:“他的画是接近诗的,因为他只是在指示而非肯定。
陈逸飞1984年获艺术硕士学位。
陈逸飞”1984年,美国《艺术新闻》杂志将陈逸飞定名为“一个浪漫的写实主义者,作品流露强烈的怀旧气息,弥漫其中的沉静与静寂氛围尤其动人。
陈逸飞早在1985年,美国《纽约时报》就称陈逸飞的“画风融合了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叫人想起欧洲大师的名作。
陈逸飞”1985年,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博士访华时,曾将陈逸飞的作品《家乡的回忆-双桥》作为礼物送给邓小平。
陈逸飞1985年,他的油画《桥》被联合国选作首日封。
陈逸飞1985年,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访问中国时,将陈逸飞的油画《家乡的回忆——双桥》作为礼物赠予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使他真正暴得大名。
陈逸飞”在1985年后的12年中,陈逸飞一共售出500多幅画,1991年到1998年,他的33幅画的拍卖总额为4000余万元人民币,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当代中国画家能在国际艺术市场上与之比肩。
陈逸飞1987年赴美,毕业于美国纽约青年艺术学生同盟。
陈逸飞1989年在日本西武举行个人展。
陈逸飞1991年根据白居易名作《琵琶行》创作的油画《浔阳遗韵》在香港佳士德拍卖会上以137万港元成交,创当时中国当代油画家油画作品的拍卖最高价。
陈逸飞1992年他回到上海除继续从事油画艺术创作外创立了Layefe服装品牌及其他从事视觉艺术的公司。
陈逸飞1993年陈逸飞涉足影坛,完成了自传性质的艺术影片《海上旧梦―陈逸飞个人随想录》。
陈逸飞画家于1993年开始拍摄电影,在此作中,他融入了电影的特写镜头与变形的视角,描绘独坐的年轻女子与其所处的环境,试图透过戏剧性的铺排与张力,诠释主角人物深不可测的心境与生命的寂寥,此超越了写实的根基,予人更大的心灵触动,作品出版注录完整,为本次拍卖增添荣光。
陈逸飞涉足影坛《海上旧梦》1993年,陈逸飞涉足影坛,完成了自传性质的艺术影片《海上旧梦-陈逸飞个人随想录》,这是一部真正的诗化电影,他的个人风格为影片增添了非常个性化的色彩。
陈逸飞1994年《山地风》在北京国际艺术拍卖会上,以286万人民币成交。
陈逸飞1995年完成了反映三十年代上海的故事片《人约黄昏》,入选法国戛纳电影节,参加影展,深受瞩目。
陈逸飞《人约黄昏》1995年,陈逸飞完成了反映三十年代上海的故事片《人约黄昏》,入选法国嘎纳电影节,参加影展,深受瞩目。
陈逸飞逸飞集团的主力为其1995年底创建的上海逸飞模特经纪公司,与1997年成立的上海逸飞服饰有限公司,后者有LAYEFE女装、LEYEFE男装等服饰品牌,已经在35个城市中拥有100多家连锁店。
陈逸飞他于1996年同国际最具权威的现代艺术画廊玛勃洛签约,成为该画廊首位代理的亚洲画家。
陈逸飞1998年在法国举办个人画展。
陈逸飞1999年完成电影艺术片《逃往上海》和电视纪实片《上海方舟》。
陈逸飞此作品完成于1999年,已成为欧洲重要私人藏家购自纽约马勃洛画廊的精品。
陈逸飞12月玛勃洛MARLBOROUGH画廊将为他在纽约举办“跨世纪”个人画展。
陈逸飞创建逸飞集团2000年年底,陈逸飞与日本的伊藤忠商社(全球最大的贸易集团之一)、软银中国风险投资基金、法国最大的投资基金Vevendi和香港上市公司锦海捷亚(著名国际货运公司)签订风险投资协议,成立逸飞集团。
陈逸飞2000年3月20日,陈逸飞的雕塑作品《东方少女》参加了由法国文化部在巴黎的皇家花园举办的现代雕塑回顾展。
陈逸飞2001年9月29日《青年视觉》杂志创刊新闻发布会在上海新天地逸飞之家举行,也就是2001年杂志创刊号,2002年1月起正式按月刊出版。
陈逸飞2002年开始筹备个人第二部电影《理发师》,次年发生了“《理发师》停拍事件”。
陈逸飞”(《北京晚报》2002年2月1日)从这一点看,陈逸飞高于很多艺术家的地方,是他不仅能创作艺术作品,还能将艺术品运作到市场。
陈逸飞”(《北京晚报》2003年4月10日)陈逸飞连每一期的封面设计,每一期的对话栏目都要提设想,并亲自审定,不满意就要重新弄。
陈逸飞2005年4月10日早上8点44分,著名导演、画家陈逸飞因胃出血在上海华山医院去世。
陈逸飞遗孀宋美英与长子2005年4月10日陈逸飞突然去世,其遗孀宋美英与陈逸飞长子陈凛之间随后发生遗产纠纷。
陈逸飞但到9月底,陈凛突然要求和宋美英以50%对50%分割遗产,对此,宋美英表示“只得诉诸法律”。
陈逸飞向法院起诉2005年11月上旬宋美英正式就陈逸飞遗产纠纷问题向法院提起诉讼,并称2005年7月,她曾与陈逸飞和前妻的儿子陈凛以及陈逸飞的弟妹共同签署了一份“协议书”,确定了陈逸飞遗产的分配方案,宋美英将得到超过70%的遗产。
陈逸飞2006年1月17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首次开庭审理陈逸飞遗产纠纷案。
陈逸飞庭外和解2006年12月在双方律师的见证下,宋美英和陈凛就遗产分割、诉讼等达成庭外和解,双方已经向法院撤诉。
陈逸飞此作品在苏富比2012年春季拍卖会上露出,预估价600万至800万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