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RunRun,1907年11月19日(农历十月十四日)—2014年1月7日〕,原名邵仁楞,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镇海。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荣誉主席,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之一。电影制作人、娱乐业大亨、慈善家。"
中文名 | 邵逸夫 |
---|---|
性别 | 男 |
外文名 | Run Run |
别名 | 六叔,邵仁楞 |
国籍 | 中国 |
民族 | 汉族 |
出生地 | 上海 |
出生日期 | 1907年11月19日 |
八字 | 丁未 辛亥 壬申 |
职业 | 慈善家 |
邵逸夫1923年,邵家已趋败落,所有家业中只剩下一幢房子和“笑舞台”一家剧院。
邵逸夫邵氏兄弟下决心买来一部电影摄影机,1924年出品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故事片《立地成佛》,该剧原是邵醉翁编导的一部话剧。
邵逸夫1926年,刚从中学毕业的邵逸夫,应三哥邵仁枚之邀,南下新加坡协助开拓南洋电影市场。
邵逸夫1926年,刚从中学毕业的邵逸夫赶到了新加坡,协助三哥开拓南洋电影市场。
邵逸夫1929年到1933年,美国的经济危机引发了世界性的经济萧条。
邵逸夫1930年,邵氏兄弟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邵逸夫与三哥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先后购入多间戏院。
邵逸夫1930年,挂牌成立了“邵氏兄弟公司”,先后买下了美芝路的新娱乐剧院和曼舞罗戏院,专门上映天一公司的新电影。
邵逸夫1931年,邵逸夫前往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
邵逸夫1932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因上海的局势不稳,“天一影业”决定迁往香港发展,并建立了“天一港厂”。
邵逸夫1932年,他高价请来粤剧名伶薛觉生担任主演,自任制片和导演,拍出了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轰动一方。
邵逸夫方逸华于1934年出生于上海,随母亲长大,早年是个红歌星,在南洋一带很受欢迎。
邵逸夫到1937年抗战前夕,天一影业在上海,邵氏兄弟在南洋,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爪哇、越南、婆罗洲等东南亚各地已拥有电影院110多家和9家游乐场,并建立了完整的电影发行网,他们南北呼应,分工协作,共同打造邵氏家族的电影王国。
邵逸夫1937年后,日寇的野蛮入侵打乱了邵氏影业的发展进程。
邵逸夫1938年,天一影业正式改名为“南洋影片公司”,其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东南亚,香港、南洋地区相继沦陷,邵氏各兄弟的电影事业大受打击。
邵逸夫战后,二哥邵仁棣回港重建业务,并于1948年将“南洋影片”改名“邵氏父子”。
邵逸夫1952年,两人在邵氏戏院楼上的夜总会邂逅,此后四十余年,方逸华一直在邵逸夫身边帮他打理邵氏和无线的日常业务,邵逸夫的子女并未子承父业,方逸华始终忠诚执行邵逸夫的指令,成为其最为信赖的伴侣。
邵逸夫1957年,邵逸夫回港以32万元买下“父子公司”的清水湾地皮,兴建邵氏影城,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自立发展他的电影事业。
邵逸夫1957年,邵逸夫正式移师香港,以50岁年纪为开辟事业新天地而搏命。
邵逸夫邵逸夫在1958年于香港成立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拍摄过逾千部华语电影,另外他旗下的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惯称无线电视)主导着香港的电视行业。
邵逸夫1958年,邵逸夫在香港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邵逸夫1963年李翰祥倒戈出走,奔赴台湾自组国联公司,并带走了邵氏一半的人马。
邵逸夫1967年,邵逸夫创建香港无线电视(TVB),并于1971年开设了被誉为“港星摇篮”的训练班,香港演艺圈“黄金一代”如: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郭富城、刘嘉玲等,乃至大导演杜琪峰等都出自这个训练班。
邵逸夫其经营的免费中文电视频道翡翠台,自1967年11月19日开播以来,一直处于香港电视频道中的收视领导地位,是香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邵逸夫19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当时发展迅速的电视行业,与无线电视合作,培训艺员。
邵逸夫1973年邵逸夫举办首届香港小姐选举,该选举成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选美盛会。
邵逸夫1973年,邵逸夫设立了邵氏基金会,从1985年起,他平均每年向内地捐赠1亿多元,用于支持各项社会公益事业。
邵逸夫1974年获英女王颁发CBE勋衔。
邵逸夫1974年,获英女王颁发CBE(大英帝国勋章)勋衔以表扬他在娱乐事业的成就,港督麦理浩爵士主持授勋。
邵逸夫1977年,邵获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册封为下级勋位爵士,成为香港娱乐业获“爵士”衔头的第一人。
邵逸夫1977年,获英女王册封为KNIGHT BACHELOR,赐予爵士衔头。
邵逸夫1977年,邵逸夫出资600万助政府兴建香港艺术中心,更同时倡办香港艺术节,成为当时的大会主席。
邵逸夫1980年,邵逸夫成为无线电视的最大股东,出任董事局主席。
邵逸夫1981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
邵逸夫直至1981年,大儿子邵维铭不满意方逸华进入邵氏掌权,因而与二儿子一同退出董事局,并移居新加坡,父子从此断绝关系长达二十年。
邵逸夫自1985年以来,邵逸夫通过邵逸夫基金与教育部合作,连年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建设教育教学设施,截至2012年赠款金额近47.5亿港元,建设各类教育项目6013个。
邵逸夫1985年起,邵逸夫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内地。
邵逸夫1985年出资1000万,协助保育敦煌莫高窟壁画。
邵逸夫邵逸夫曾在1985年来新加坡,参加经济委员会会议的讨论,为新加坡确定经济发展方向和制定经济政策贡献自己的意见。
邵逸夫从1985年起,邵逸夫将目光投向祖国内地,他说:“中国要强大,关键在于教育及培养人才,将赚到的钱捐献在教育事业上,做一些实际的事,是我最大的心愿。
邵逸夫同期,邵氏的电影业务不断收缩,减少电影,于1985年卖出全部院线,至1987年5月,邵氏宣布停止生产电影。
邵逸夫1987年后,根在宁波的邵逸夫对故乡也倾注了很大的爱心,他不仅多次回乡探亲访问,还先后捐资4000多万元帮助发展教育、文化事业。
邵逸夫1988年,美国旧金山市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以表彰在社会公益贡献。
邵逸夫1990年,中国政府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
邵逸夫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为表彰邵逸夫对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贡献,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小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
邵逸夫1991年,邵逸夫首次到内蒙古,在呼伦贝尔大草原参观考察海拉尔师专(呼伦贝尔学院前身)和部分中小学校,之后,一座又一座“逸夫楼”“逸夫学校”出现在内蒙古各地。
邵逸夫1991年,美国旧金山市(三藩市)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
邵逸夫1994年,邵逸夫向牛津大学捐赠300万英磅,成立了中国研究所。
邵逸夫1995年,捐资兴建河南省偃师市实验中学科教楼——命名“逸夫科教楼”。
邵逸夫甬上文化人王重光1996年曾前往敦煌考察。
邵逸夫1997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迎娶方逸华,时年90岁。
邵逸夫直至1997年,邵逸夫发妻辞世10周年,两人才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正式注册结婚,当时邵逸夫90岁,方逸华63岁。
邵逸夫1998年,获特区政府颁发的GBM(大紫荆勋章)勋衔。
邵逸夫1999年,向台湾捐2500万港元,救助9·21大地震灾民。
邵逸夫2000年,马来西亚的“天映娱乐”斥资4亿港元购入760部邵氏电影的永久版权,并花费2亿港元作数码复修。
邵逸夫2002年,创立有“东方诺贝尔”之称的邵逸夫奖,每年选出世界上在数学、生命科学与医学及天文学卓有成就的科学家进行奖励。
邵逸夫2002年,邵逸夫创立“邵逸夫奖”,第一届于2004年举行。
邵逸夫邵逸夫奖2002年11月15日,邵逸夫爵士宣布设立不限种族国籍、宗教和信仰的“邵逸夫奖”,这是一年颁发一次的国际性奖项,将表扬世界各地在天文、数学和生命科学与医学等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者,每个奖项颁给100万美元,比国际最高自然科学奖项的诺贝尔奖的95万美金还高,因而被称之为“21世纪东方的诺贝尔奖”。
邵逸夫邵氏与中国星电影公司合作投资11亿港元,位于将军澳工业村的“香港电影城”,于2005年中期开幕。
邵逸夫2005年,成为“中华慈善大会”首批“中华慈善奖”得奖者之一。
邵逸夫2005年,邵逸夫捐出1000万港元予南亚海啸受灾地区。
邵逸夫2006年,获台湾金马奖颁终身成就大奖,香港电影金像奖颁世纪影坛大奖。
邵逸夫冷战持续到2006年,邵逸夫在亚太影展荣获“终身成就奖”,一向鲜少露面的邵维铭突然高调出现代父亲领奖,并被拍到与父亲和方逸华共进晚餐。
邵逸夫2007年,邵氏兄弟公司成立五十周年,邵逸夫迎来百岁诞辰。
邵逸夫2008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终身荣誉奖”。
邵逸夫2008年5月15日,也就是5·12汶川地震三天之后,邵逸夫及夫人方逸华在得知四川地震灾区学校遭到严重破坏,学生受到严重伤亡后,即向教育部表示捐款1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9000万元),为灾区师生重建校舍,使他们早日重返校园。
邵逸夫2009年,台湾台风八八水灾,捐款1亿新台币予灾区。
邵逸夫2010年,青海玉树大地震邵逸夫捐款1亿港币。
邵逸夫2010年1月1日,102岁的邵逸夫宣布正式卸任TVB行政主席。
邵逸夫2011年正式退休,邵逸夫也是全球最长寿、任期时间最长的上市公司CEO。
邵逸夫2011年,邵逸夫退休之时,邵氏基金将公司2.59%股权馈赠给数家教育及慈善机构。
邵逸夫2011年3月31日,香港电视广播创始人邵逸夫将所持的26%控股股权,连同新界清水湾地皮,以86亿港元售给李嘉诚密友、有“壳王”之称的富豪陈国强。
邵逸夫2011年12月31日,时年104岁的邵逸夫卸任公司董事局主席、非执行董事及董事局下辖行政委员会成员的职务,由时任副行政主席梁乃鹏接任主席一职,任期两年,邵逸夫妻子方逸华则继续留任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自2012年1月1日起生效。
邵逸夫2013年3月,邵逸夫向浙江大学捐赠2亿元港币,建设“邵逸夫医疗中心”和“邵逸夫医学研究中心”。
邵逸夫4月22日,邵逸夫爵士夫妇, 向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捐款1亿元港币。
邵逸夫2013年6月,功夫导演刘家良逝世的时候,其遗孀翁静晶曾当众向邵逸夫追讨欠账。
邵逸夫2014年1月7日,邵逸夫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107岁。
邵逸夫2014年1月7日6时55分,邵逸夫在家人陪伴下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107岁。
邵逸夫2014年1月9日,香港殡仪馆门口有许多媒体蹲守,邵逸夫亲属以及无线高层陆续到达,灵堂只能是至亲的人才能允许入内。
邵逸夫2014年1月17日,邵逸夫追思会礼堂设在位于香港将军澳的邵氏影城主场,以金色为主调,大厅内铺设红色地毯,场中央挂着邵逸夫的巨幅彩色半身像,场内放置了数百座椅共悼念来宾休息。
邵逸夫2022年1月5日,获得新时代国际电影节·金扬花奖“有突出贡献100电影工作者”荣誉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