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女,1965年6月28日出生于北京。著名电视策划人。中共党员,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共十八大代表。
中文名 | 于丹 |
---|---|
性别 | 女 |
国籍 | 中国 |
民族 | 汉族 |
出生地 | 北京 |
出生日期 | 1965年6月28日 |
八字 | 乙巳 壬午 癸丑 |
星座 | 巨蟹座 |
血型 | O型 |
毕业院校 |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
职业 | 教师 |
代表作品 | 《于丹心得》系列,《于丹 趣品人生》 |
于丹张震,1976年10月14日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祖籍浙江余姚,中国台湾影视男演员、歌手。
于丹从1988年开始活跃在影视传媒实践的第一线。
于丹影视撰稿自1988年从事影视创作及研究工作,先后担任《在共和国史册上》(中央电视台1989)、《太阳照常升起》(中央电视台1992)、《香港沧桑》(中央电视台1996)等20与部大型电视专题片撰稿人,其中《香港沧桑》获1997年中国电视专题片优秀奖。
于丹1989年7月参加工作。
于丹自1990年以来先后为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中国报道》《环球》等电视栏目担任撰稿人,1993年中央电视台青少部春节晚会《红红火火迎新年》策划人和撰稿人。
于丹1991年,15岁的张震出演了首部电影作品《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并提名第2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于丹曾获1994年、1996年星光奖最佳撰稿奖。
于丹教学科研自1995年开始从事高校影视教学与研究工作。
于丹1996年,发行个人首张音乐专辑《一走了之》。
于丹1997年起,因出演文艺片《春光乍泄》、武侠动作片《卧虎藏龙》等作品崭露头角。
于丹自1999年以来,担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社会经纬》《今日说法》《精品赏析》《电视你我他》《新闻调查》《对话》《艺术人生》等电视栏目策划,担任中央电视台《城市之间》栏目策划、导演,担任中央电视台教科文频道策划顾问,担任光线传播中心《中国娱乐报道》栏目总策划(本栏目已在全国210家有线电视台播出)。
于丹电视频道策划自2000年以来先后为中央电视台12个电视频道中的近50个电视栏目进行策划,参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音乐频道筹建,现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西部频道、科教频道总顾问。
于丹大型专题节目《非凡抗击》总撰稿,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申奥片策划。
于丹2001年,主演爱情片《爱你爱我》。
于丹城市形象策划自2001年至今,深入研究城市品牌资源整合及城市形象战略,先后为重庆、珠海、桂林、沈阳、丽江、宜春、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提供完备的城市整体品牌规划及城市形象战略方案,先后在重庆、丽江、沈阳市委多次授课,并专题讲授文化体制改革研究,受到一致好评。
于丹曾担任2003年北京市迎战非典大型专题节目《非凡抗击》总撰稿。
于丹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申奥片策划。
于丹2003年4月,促成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同澳洲知名学府南澳大学的联合办学,主持开设省市电视台·电视频道总监高级研修班并授课。
于丹2004年,主演爱情片《爱神》,饰演张裁缝。
于丹2002至2004年间以首席研究员的身份主持中央电视台研究处科研项目:《电视频道包装研究》《电视谈话节目研究》等科研课题,并主持编撰《2004中央电视台制片人手册》。
于丹2005年,因出演爱情片《最好的时光》获得关注。
于丹2006年,凭借剧情片《吴清源》获得第。
于丹2006年“十一”黄金假期,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播出专题讲座“于丹《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于丹2006年以来,先后为国家部委、各大机关、高校、解放军部队、各省市、大型企业、广大工人群体、公安干警等进行千余场传统文化讲座。
于丹到2006年,她先后出版了《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等著作。
于丹获得2006年度“十六佳图书奖”,新浪图书风云榜“2006年度图书非虚构类第一名”。
于丹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于丹“百家讲坛”栏目2006年10月以来,她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上解读《论语》心得和《庄子》心得,无意间掀起了一股“于丹热”。
于丹2007年,“2007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于丹以106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2位,引发广泛关注。
于丹2007年春节期间,“于丹《庄子》心得”亦在“百家讲坛”播出,同样好评如潮。
于丹2007年“十一”黄金周又在央视“文化访谈录”播出“于丹·游园惊梦”讲解昆曲。
于丹2007年,于丹教授出版了《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
于丹2007年国庆期间,在中央三套“文化访谈录”连续七天播出《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
于丹2007年春节期间,在“百家讲坛”栏目上再次解读《论语》感悟。
于丹2007年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举办的讲座活动中,2800余名听众前来参加,创造了新加坡空前的盛况,演讲过程中全场鸦雀无声,于丹畅谈的儒学思想令座中均感如沐春风。
于丹2007年5月,世界第一届孔子大会在日本京都举行,于丹教授在会上作了主旨报告,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
于丹2008年,于丹教授当选北京奥运火炬手,并作为北京政协委员在北京市政协会议上积极建言北京建设“后奥运文化”,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
于丹2008年于丹教授先后到早稻田大学和立命馆大学演讲,演讲中她用中国的哲学故事来诠释当今人们疲惫、迷惑的生活状态,为困顿中的心灵打下了一针强心剂。
于丹(2)外事高端活动2008年1月,于丹教授在日本进行文化交流期间,除进行了两场近千人的大型公开讲座,还与秋田的企业家、日本国会议员荒井广幸、早稻田大学校长日本各界高层会晤,特别是还受到时任日本首相的福田康夫的亲切会见。
于丹2008年5月1日,应中国驻印尼大使馆之邀,在雅加达举办了《论语》心得演讲会,此次活动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增进了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
于丹2008年5月15日,受邀在韩国延世大学发表演讲,讲解中国传统剧目――昆剧《牡丹亭》,受到热烈欢迎,现场座无虚席,听众无不陶醉在古典戏曲艺术的魅力中。
于丹2008年7月到8月,于丹教授首次在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华盛顿大学、南加州大学等知名高校举行了6场成功的大型巡回演讲。
于丹2008年9月28日,随北京市台办赴台湾参加首届两岸联合祭孔大典,在新竹万人体育馆做主题演讲,并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会面,从民间和文化的角度促进了海峡两岸的对话。
于丹2009年,该书还获得中国出版集团主办的“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等奖项。
于丹2009年以来,她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为孩子们阐释爱与美,全国每年都有2亿中小学生共同观看该节目。
于丹2009年4月,于丹教授赴英国剑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伦敦的“亚洲之家”演讲,结合现代文明现象,为中外听众解读东方文化智慧。
于丹2009年4月11日,于丹教授在日本东京出席上海世博会的推广活动,作为上海世博会专家委员会成员和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形象大使,参加“爱城市·爱生活”世博青年论坛,并发表题为“用东方智慧建构人生价值”的主旨演讲。
于丹2009年6月11日至14日,于丹教授赴香港参加《于丹<论语>心得》英文版亚洲首发活动,并在香港理工大学举办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引发听众文化同源的感悟。
于丹2009年7月11日,在长沙参加国台办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做主题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主旨演讲,指出两岸文化最重要的不是简单的传承,而是创新、交流、沟通,形成一种更新的文化格局,得到两岸与会代表的广泛认同。
于丹2009年10月,赴德国参加法兰克福书展,被邀请参加著名的“蓝沙发”访谈,并在汉堡大学、慕尼黑大学发表演讲,所到之地掀起了学习和了解中国经典、中国文化的热潮。
于丹2009年11月12日,第七届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包括国家总理温家宝在内的300余位国内外重要嘉宾齐聚一堂,第二部分的主题演讲“多元的城市文化”由于丹教授主持,彰显了于丹教授在世博理念传播和多元文化交流领域的标志性身份。
于丹她还担任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大使、世博会专家委员会成员,为世界全方位地了解中国,向世界传递友谊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于丹2010年与2011年,于丹教授先后来到德国慕尼黑大学与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与听众共同感悟中国传统文化。
于丹2010年,于丹教授赴美参加中美文化论坛并做主题演讲。
于丹2010年6月,首届海峡两岸关爱下一代成长论坛,其中于丹教授提出的开展小学时代的公益教育、中学时代的挫折教育以及大学时代的职业教育引发强烈关注。
于丹2010年9月,参加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以祥云标志为切入点,讲述了对“和而不同与和谐世界”关系的理解,参与不同文明的互动与交流。
于丹2010年10月,于丹教授被邀请到美国纽约佩斯大学参加中国传统文化研讨会,会上于丹教授指出东西方文化不存在优劣高下之分,但存在差异。
于丹2010年11月23日,中俄语言年俄罗斯“汉语年”重要活动之一的“中国电视日”论坛活动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
于丹2011年10月8日,于丹教授作为“第三届新西兰读书文化节文化大使”出席了第三届新西兰读书文化节暨2011全球百家华文书店中国图书联展澳新站启动仪式。
于丹2011年11月23日,“共享文学时空--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在广州暨南大学开幕,于丹教授在研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与来自两岸四地及海外30多个国家的400余位华文作家共同探讨“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
于丹2012年,《于丹〈论语〉心得》荣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中国颁发的版权最高奖项——版权金奖。
于丹主讲的本科生基础课《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之《千古明月》在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之首批“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后,2012年实现了极高的网络点击量,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好评。
于丹于丹教授对于传承和弘扬亚洲传统优秀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于丹教授的著作《于丹〈论语〉心得》已在海外多国出版,截至2012年底,海外出版涉及28个语种、34个版本,已出版21个语种(不包括繁体中文和巴西葡萄牙语)、31个版本,累计销售34万册,英(亚太区)、日、法、荷兰和意大利版本的销售业绩突出,法语版精装本累积销售超过20万册,曾经25个周登上法国翻译类图书销售排行榜,最高第2名,最低第9名。
于丹2012年4月,《于丹〈论语〉心得》成为中国出版集团对外推介和版权输出的重点书籍。
于丹2012年7月19日,随中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赴台湾参加教育文化交流,在台举办文化讲座,并与佛光山星云大师在台北国父纪念馆做对话演讲,2000余名观众现场聆听,后期经过各类媒体的广泛传播,极大推动了两岸文化交流和有效沟通。
于丹2012年8月30日,奔赴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北尹完小学参加“小桔灯乡村小学图书馆计划”公益活动,为学生举办公益讲座,受到热烈欢迎与好评。
于丹2012年9月,先后赴香港参加第十八期国民教育课程的讲座,赴上海参加妇女发展国际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于丹2012年10月12日,适逢中新建交40周年,担任“新西兰中国文化周”的文化大使,在奥克兰与华人领袖霍建强、杨建议员围绕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等议题进行电视对话,并在奥克兰最大的Aotea Centre的剧场举办《感悟中国智慧》讲座,在新西兰政界、文化界引起极大轰动,推动了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于丹2012年11月2日,在香港会展中心出席菁英论坛担任主讲嘉宾,与青年领袖进行现场交流,引发广泛影响与好评。
于丹2013年4月,于丹教授出席了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专场对话,对话嘉宾还有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赵启正、库恩基金会主席 Robert Lawrence Kuhn、英国48家集团主席Alistair Michie,于丹教授对公共外交的含义进行了诠释,表示公共外交的内涵在于全民表达。
于丹2013年8月,新加坡教育部高级政务次长沈颖女士、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蔡其生会长、新加坡报业控股执行副总裁萧作鸣先生、南洋大学孔子学院许福吉院长、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刘红梅领事参赞、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文教与社会事务委员会、副主席白南泉先生等人亲切接待了前往新加坡讲学的于丹教授并表示热烈欢迎。
于丹2014年的明星真人秀节目《女神的新衣》中,将这位遥不可及的“中国时尚女王”推到了大众面前,她作为特邀评委,担任品牌A。
于丹2014年2月,于丹教授应邀前往秘鲁,秘鲁前总统阿兰·加西亚和于丹教授会晤并进行了深入的文化交流。
于丹2015年,推出《看理想》文化视频脱口秀系列,掀起网络时代文化类节目新高潮。
于丹2016年,《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新版出版。
于丹2018年11月,卸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传媒学院分党委书记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