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莱里·捷杰耶夫,出生于1953年5月2日,是当今古典乐坛上炙手可热的俄罗斯籍中生代指挥家之一,人称“指挥沙皇”。"
中文名 | 瓦莱里·捷杰耶夫 |
---|---|
性别 | 男 |
外文名 | Valery Gergiev |
别名 | 杰捷耶夫 “姐夫”“牙签哥” |
国籍 | 俄罗斯 |
出生地 | 莫斯科 |
出生日期 | 1953年5月2日 |
八字 | 癸巳 丙辰 癸丑 |
毕业院校 | 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托木斯克国立大学 |
职业 | 指挥家 |
代表作品 | 普罗科菲耶夫《罗密欧与朱丽叶》;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剧等 |
瓦列里·格吉耶夫1972年-1977年在著名的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并得到有“俄罗斯指挥艺术一代宗师”伊利亚·穆辛(Ilya Musin,此公曾一举培养出特米尔卡诺夫、捷杰耶夫以及比契科夫三位俄罗斯指挥家)的指点,得到了“圣彼得堡指挥学派”的真传。
瓦列里·格吉耶夫1976年,年仅23岁的捷吉耶夫获得了当年在西柏林举办的卡拉扬国际指挥比赛的第一名。
瓦列里·格吉耶夫现担任著名的俄罗斯圣彼得堡基洛夫歌剧院艺术总监(1988年起)、伦敦交响乐团艺术指导(2007年起)、世界和平管弦乐团首席指挥(2000年起),并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等世界知名乐团保持着密切合作。
瓦列里·格吉耶夫1988年,时任基洛夫歌剧院艺术总监的特米尔卡诺夫接替逝世的前苏联指挥巨擘穆拉文斯基成为圣彼得堡爱乐艺术总监,年方35的捷杰耶夫被全体歌剧院成员票选成为新任艺术总监,并在很短时间内就让歌剧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创办了盛况空前的“穆索尔斯基音乐节“,还让剧院的乐团和合唱团重新焕发了活力,并留住了大批优秀的俄罗斯歌唱演员。
瓦列里·格吉耶夫另外,自1988年首次合作以后,捷杰耶夫就与伦敦交响乐团(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乐团方面于2005年决定捷杰耶夫接替英国国宝级指挥家科林·戴维斯出任伦敦交响乐团艺术总监。
瓦列里·格吉耶夫1990年,捷杰耶夫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在坦格伍德音乐节演出,在大洋彼岸首次亮相。
瓦列里·格吉耶夫1991年捷杰耶夫首次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演出了穆索尔斯基的歌剧《鲍里斯·戈都诺夫》。
瓦列里·格吉耶夫1995年起担任鹿特丹爱乐乐团(Rotterdam Philharmonic Orchestra)艺术总监一直到2008年,1997年又成为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客座指挥之一。
瓦列里·格吉耶夫比如在2004年俄罗斯发生“别斯兰人质事件“之后,捷杰耶夫公开发表声明反对暴力,还特别组织了一场音乐会悼念事件中的遇难学生。
瓦列里·格吉耶夫捷杰耶夫还曾于2007年和2011年两度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美泉宫夏夜音乐会“,舆论普遍认为捷杰耶夫与维也纳爱乐的合作愉快很可能让其在数年之内登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指挥台。
瓦列里·格吉耶夫比如在2007年“美泉宫夏季音乐会”上,当最后哈恰图良最有名的《马刀舞曲》一曲终了,大师竟然与现场观众开起玩笑,“信不信我们能演得更快?再来一遍!”于是就和乐队以更快地速度自行把马刀舞曲又演了一遍,让现场气氛推向巅峰。
瓦列里·格吉耶夫2007年12月25日,作为中国国家大剧院歌剧院的首演,俄罗斯歌剧《伊格尔王》如约出现在中国舞台上。
瓦列里·格吉耶夫2012年3月,捷杰耶夫又带领伦敦交响乐团来到中国演出,这也是伦敦交响乐团首次踏足国家大剧院进行演出。
瓦列里·格吉耶夫2013年,捷杰耶夫成为慕尼黑爱乐乐团候任音乐总监。
瓦列里·格吉耶夫2013年12月,慕尼黑爱乐乐团宣布,捷杰耶夫将于2015年起正式担任乐团音乐总监一职。
瓦列里·格吉耶夫2020年9月,捷杰耶夫受邀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2020美泉宫夏夜音乐会。
瓦列里·格吉耶夫卡内基音乐厅和维也纳爱乐乐团于2022年2月24日发布联合声明,称捷杰耶夫将不再登台此次演出,改由大都会歌剧院的音乐总监、指挥家雅尼克接替。
瓦列里·格吉耶夫2022年3月1日,德国慕尼黑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瓦莱里·捷杰耶夫因为一直拒绝谴责俄罗斯总统攻打乌克兰的行为,包括面对慕尼黑市长迪特·莱特(Dieter Reiter)于上周五对他下达的最后通牒,要求他必须在2月28日之前谴责“普京对乌克兰发动的野蛮战争”时,他仍拒绝这么做,这位欧洲著名的俄罗斯音乐指挥家,就这样失去了他首席指挥的工作,尽管他的合同还有三年才到期。
瓦列里·格吉耶夫同时,卡内基音乐厅还取消了马林斯基交响乐团5月在捷杰耶夫带领下的两场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