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男,1950年出生于北京,汉族,祖籍山东。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当今中国说唱艺术和欢笑艺术的领军人。是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和相声巨匠马季先生的传人,中国相声界第七代(一说八代)代表人物,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声)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
中文名 | 姜昆 |
---|---|
性别 | 男 |
国籍 | 中国 |
民族 | 汉族 |
出生地 | 北京市 |
出生日期 | 1950年10月19日 |
八字 | 庚寅 丙戌 丁亥 |
星座 | 天秤座 |
毕业院校 | 国家开放大学 |
职业 | 相声演员 |
代表作品 | 《如此照相》、《虎口遐想》、《电梯奇遇》、《着急》 |
姜昆1967年,参加中学生话剧团,参与创作话剧《在列宁的故乡》并在剧中扮演了革命青年阿廖沙一角。
姜昆1968年,响应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奔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六团(今新华农场),成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队员、兵团文艺骨干。
姜昆1975年,开始和兵团战友师胜杰一起搭档说相声,并跟师胜杰学习相声表演的基本知识。
姜昆1976年,与师胜杰搭档参加黑龙江省的文艺汇演,随后赴北京参加全国曲艺调演,被评委马季看中,同年调入中国广播说唱团,开始跟随马季学习相声创作和表演。
姜昆1976年,跟随马季老师到湖南省桃源县采风并创作了相声《迎春花开》。
姜昆1977年,陆续创作《红色园丁》《喜事》等早期相声作品,并先后与赵殿燮(后改名赵炎)、李文华合作进行专业相声表演。
姜昆1978年,与李文华搭档表演讽刺文革极左思潮的《如此照相》。
姜昆——摘自《曲艺》杂志社2019第1期“把中国的欢笑洒向世界,把世界的欢乐引进中国”1978年,美国喜剧演员Bob Hope第一次来华演出,姜昆和李文华老师为他开场。
姜昆1979年,参加中央慰问团,跟随侯宝林赴云南慰问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广大指战员。
姜昆同年10月,以最年轻的演员代表的身份参加了第四届全国文代会。
姜昆1980年,与李文华一起在全国各地边演出边深入生活,创作并表演了《我与乘客》《战士之歌》《棒打与溺爱》《北海游》《红茶菌与打鸡血》《歌迷理发》《想入非非》等一批优秀的相声作品。
姜昆1980年,在全国曲艺优秀节目评奖中《如此照相》获全国曲艺优秀节目短篇作品奖一等奖,《诗歌与爱情》《霸王别姬》获全国曲艺优秀节目短篇作品奖二等奖。
姜昆1981年,创作并表演的相声《想入非非》获全国相声创作、表演二等奖。
姜昆1982年4月,跟随侯宝林率领的中国广播说唱团赴香港演出,将北方曲艺艺术首次展现在香港的舞台上,演出轰动香港。
姜昆1983年,与马季、刘晓庆、王景愚一起担任首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与李文华表演相声《错走了这一步》《对口词》《战士之歌》等节目,并为首届春晚创作组成员。
姜昆1985年,在电影《京都球侠》(1987年上映)中扮演公孙弟一角,并于1988年获百花奖最佳配角奖提名。
姜昆1985年,被评为“全国十大笑星”。
姜昆1986年,搭档李文华因患喉癌做了喉部切除手术而离开了他深爱的舞台,姜昆与唐杰忠开始合作表演。
姜昆1987年,在央视春节晚会上与唐杰忠合作表演的相声《虎口遐想》一炮而红,受到全国观众的热烈响应。
姜昆电影《京都球侠》,峨眉电影制片厂1987年摄制,由谢洪导演,曹鸿翔、李新编剧,张丰毅、宝丽娜·拉芳、孙敏、于绍康、陈佩斯、姜昆等主演。
姜昆电影《超速》,北京电影制片厂,1987年上映,由斯琴高娃执导,朱时茂、宋晓英、傅艺伟、管宗祥、孙湘光等主演。
姜昆1988年,在电影《京都球侠》中扮演公孙弟一角获百花奖最佳配角奖提名。
姜昆1988年,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相声评选中《虎口遐想》获创作、表演一等奖。
姜昆1990年4月,中央电视台首档由外资介入的电视栏目《正大综艺》正式开播。
姜昆1990年11月,被中直机关共建精神文明活动协调委员会评为中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
姜昆1992年,创办中华曲艺学会,并担任首任学会会长。
姜昆1992年10月,获第二届中国金唱片奖(戏曲曲艺类)。
姜昆1993年5月,文化部颁发证书表彰其所指导的节目《照镜子》获第九届意大利国际幽默大赛“金小丑”奖。
姜昆1993年5月,文化部颁发证书表彰其所指导的节目获第九届意大利国际幽默大赛“金小丑”奖。
姜昆9月,率中国广播说唱团赴台湾演出,这是继北京人艺赴台演出《茶馆》之后又一个轰动海峡两岸的事件。
姜昆1994年,携梁左、赵小林、马贵荣、孙晨共同创作中国第一部大型相声叙说剧——《明春曲》,将相声这一来源于民间的艺术形式在长达一个世纪的社会变迁中所走过的不凡历程呈现在了舞台之上。
姜昆1997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自传《笑面人生》。
姜昆1998年,担任首届“牡丹杯”相声大赛评委会主任。
姜昆1999年,建立昆朋网城,推出中国相声网、中国名人网。
姜昆2000年1月,在首届中国互联网络大赛中,荣获十大“中国杰出网络人物”称号。
姜昆2001年,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
姜昆2003年4月,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2002年度精神文明先进个人。
姜昆2003年12月,被人事部、国家广电总局授予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姜昆2004年,被选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姜昆从2004年开始,姜昆带领中国的民间艺术家们出访法国、德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比利时、意大利、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进行表演,使从来没有在欧洲展现过的中国民间说唱艺术走出国门,也让西方社会更加了解中国。
姜昆2004年6月,被国家广电总局授予国家广电总局2000—2003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姜昆2004年7月,被人事部、中国文联授予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姜昆2005年,在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期间主编的《中国曲艺通史》《中国曲艺概论》正式出版。
姜昆2005年6月,被中央直属机关工委授予中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姜昆2006年开始,连续5年组织中国曲艺艺术家到日本,同日本本土艺术家们合作表演“笑语欢歌”系列专题节目,为中日文化和艺术交流搭建了一个新平台。
姜昆2007年,组织中国曲艺家协会与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创办“巴黎中国曲艺节”,从2010年开始每年一届,每两年举办一次评奖,评选“卢浮奖”(金银铜)。
姜昆2007年12月,在首届“华鼎奖”“中国演艺名人公众形象满意度调查”的评选活动中荣获“演艺名人公众形象调查年度大奖”。
姜昆终于在2008年姜昆应加拿大方邀请率团参加艺术节的演出,他的照片与世界各国喜剧明星的照片排在一起,挂在蒙特利尔和多伦多的街头,加拿大主流媒体《环球邮报》的头版刊登了姜昆的照片并配上汉字“我讲个笑话给你听”。
姜昆2012年12月,被评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姜昆2012年12月,被文化部确定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姜昆2013年5月,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在京成立,当选首届协会主席。
姜昆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72名来自不同领域的文艺工作者参加,姜昆与刘兰芳同志作为曲艺界代表出席。
姜昆2015年,在姜昆从艺40周年之际,经过两年精心筹备的大型相声秀《姜昆“说”相声》在北京民族宫剧院首演。
姜昆2016年2月,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姜昆2017年,在《虎口遐想》演出三十年之际,与戴志诚再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表演相声《新虎口遐想》。
姜昆同年7月,再度全票当选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
姜昆国际说唱艺术联盟是说唱艺术和幽默艺术的非营利性国际联合组织,于2017年10月在卢森堡大公国墨佛市注册,同年11月正式成立。
姜昆同年11月,被选为国际说唱艺术联盟首任主席。
姜昆截至2018年,“国际幽默艺术周”已分别在济南、三亚、北京、张家港等地举办了6届。
姜昆2018年,卸任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被聘为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名誉主席。
姜昆2018年12月,获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颁发的“海部俊树和平友好奖”。
姜昆同年12月6日,在日本东京永田海部俊树事务所,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向姜昆颁发了“海部俊树和平友好奖”,以表彰他三十多年来在中日文化交流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姜昆2019年12月,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姜昆截至2020年,“中华曲艺海外行”共出访23次,覆盖欧洲、北美、南美、非洲的28个国家50个城市和地区。
姜昆截止2020年12月,中国曲协组织的“送欢笑到基层”惠民演出共在全国31个省、区、市组织了360多场,现场观众累计数百万人次。
姜昆截至2021年已成功举办12届。
姜昆2021年,出版《姜昆自述》一书,用“自述”“亲朋”“札记”“幽默•笔记”“论道”五部分内容,亲述自己的家庭、朋友、事业等鲜为人知的故事。
姜昆——摘自《曲艺》月刊2021年第3期。
姜昆2022年2月2日,参加《百花迎春》晚会,参与曲艺家协会拜年。
姜昆2022年5月23日,参加由中国文联主办的“与人民同行”——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特别节目。